雲南企業2015年10月1日三證合一全新改版
三證合一”、“三局合一”被認為是本輪簡政放權改革中,力度空前、改革徹底的破冰之舉。
“以前注冊公司手續比較多,要跑工商、質監、國稅、地稅4個部門,來來回回不下十趟。”幾年前大學畢業就注冊了自己公司的鄒俊告訴記者,他已經不記得填了多少表格,跑了多少趟才最終拿到了營業執照,反正在他的印象中,辦營業執照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今年,辦營業執照的程序有了曆史性的轉變。在5月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確定,實施“三證合一”登記製度改革,將工商、質檢、稅務分別核發證照,改為由工商部門一次性核發營業執照。5月20日,在滇中產業新區頒發了雲南省第一張“一證三號”營業執照。5月22日,昆明市也頒出了首張“一證三號”營業執照。
隨後,繼工商、質監部門取消垂直管理後,涉縣(區)市場監管相關部門也迎來機構改革。食藥局、工商局、質監局三個部門率先在呈貢區實現整合,6月24日,呈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掛牌成立,標誌著“三合一”的整合階段已基本完成。簡單地說,過去需要跑三個局辦的事,今後將變為跑一個;以前三支執法力量解決的事,現在一個就行。
變化
“114电影网會把材料推送給質監局和稅局,他們辦理完成後返給114电影网一個號碼,114电影网就直接打印在營業執照上,通知企業過來取證就可以了,解決了企業辦證需要來回奔波在各個部門間的問題。”
過去企業跑 現在政府跑
2014年,國務院發布的20號文件中要求,由工商總局、中央編辦牽頭負責,簡化手續,縮短時限,鼓勵探索實行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登記製度。這是“三證合一”首次進入公眾視線。去年底召開的全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會議上,“三證合一”成為工商部門2015年的一項重要工作。
5月19日,昆明悅膳餐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朱女士,帶著公司資料來到盤龍區政務服務大廳的工商窗口辦理證件。21日下午,朱女士便接到工作人員電話,告知所有證件都已辦齊,整個過程不到3個工作日。22日上午,朱女士來到盤龍區政務服務中心,領到了這張同時印有企業登記注冊號、組織機構代碼證號、稅務登記證號這三個證號的“新款”營業執照。這張營業執照也是昆明市首張“三證合一”的營業執照。
“幾個月前,我向開過公司的朋友谘詢,得知要準備好相關資料,到工商、質監、國稅、地稅4個部門申請辦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整個過程要10多天,沒想到現在我隻跑一趟,3天就拿到了營業執照。”朱女士欣喜地說。
昆明市工商局企業處處長何珺介紹,實現“三證合一”之後,辦理營業執照隻需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即可隻跑工商一個窗口就能辦齊企業登記注冊號、組織機構代碼證號、稅務登記證號這三個證號了。“114电影网會把材料推送給質監局和稅局,他們辦理完成後返給114电影网一個號碼,114电影网就直接打印在營業執照上,通知企業過來取證就可以了,解決了企業辦證需要來回奔波在各個部門間的問題。”
而更為便利的是已經實現“三局合一”的呈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如今還實現了證照辦理“一個窗口、一次谘詢、一套材料”的流程。7月6日,呈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正式頒發了雲南省鐵路建設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營業執照。而核名發照僅僅隻用了一天時間。
“三局合一”後,呈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原來三個局駐區政務服務中心窗口進行了人員、設備整合,使審批流程進一步優化。按照一般流程,申請人隻要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收到材料後,將不超過兩個工作日,即可作出相應的行政許可。呈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曾昭生介紹,這家公司是省政府按照國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深化鐵路建設投融資體製改革的有關精神,以政府引導、市場化方式發起設立雲南省鐵路建設基金,為社會資本直接投資鐵路建設搭建設的一個融資平台,出資額達50億元,將為全省鐵路建設提供資金保障。因此政務中心窗口按到名稱預先核準申請後立即啟動重大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在省工商局批準名稱後,一天時間就核發了營業執照。“按照以往的正常程序,從受理到發照,大概需要20天左右。”曾昭生說。
從雲南省工商局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到,截至7月底,雲南省滇中產業新區以及7個州市、24個縣區共發出“一證三號”營業執照304份。
反響
從表麵上看,改革後職能部門的收費減少了,但從國家範圍看,市場主體更方便,經濟更有活力,其實更加有利於稅源和財政收入增加。
放水養魚 做大市場主體蛋糕
“三證合一”改革是轉變政府職能,釋放改革紅利,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具體行動。就目前來看,“三證合一”為企業發展贏得了創業時間和商機,加大了簡政放權力度,實現由工商部門單一改革向多部門協調改革的推進,打破了長期以來各自為政的利益格局。
“一係列的商事製度改革利好消息,讓我按捺不住創業的衝動。”在呈貢區政務服務中心,前來辦理營業執照的小趙是一位典型的90後創業者,他剛從學校畢業,從小就夢想著能自己當老板。本來他打算先進一些企業積攢點原始資本再注冊自己的公司,可正好趕上注冊資本改革製度,注冊金從“實繳”改為“認繳”,又遇上“三局合一”後,所有企事業單位和其他機構均免收組織機構代碼證辦證費用,“沒有錢”的尷尬隨之消失,小趙毅然開始創業。“真的太方便了,才一天就拿到營業執照了。”小趙忍不住想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幾位也想創業的同學。
毫無疑問,“三證合一”改革會從多個方麵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現。大眾創新創業的落實,所麵臨的最大難題就是嚴苛的市場準入機製,而隨著“三證合一”的推進,將逐步打破這一僵局,優化審批流程,簡化準入手續,從而極大激發創業熱情。
而在“三證合一”改革的同時,職能部門的自我革命也成了激發創新創業熱情的利器。以呈貢區市管局為例,該局從7月1日起,對所有企事業單位和其他機構免收組織機構代碼證辦證費用,包括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工本費18元/套、技術服務費90元/家和電子副本40元/張。兩個月以來,共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392份,減免辦證費用4.2萬元,預計全年能為全區所有企事業單位和其他機構減免辦證費用35.7萬元。
從表麵上看,改革後職能部門的收費減少了,但從國家範圍看,市場主體更方便,經濟更有活力,其實更加有利於稅源和財政收入增加。曾昭生表示,此項舉措的實施不僅減輕了企事業單位和其他機構的經濟負擔,更有效縮短了辦證時間,優化了服務流程,在辦證資料齊全的前提下做到一站式即辦即取,大大縮短了辦證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將便民利民服務措施實實在在體現在窗口日常工作中。
雲南省也在通過不斷推進商事製度改革,進一步改善了營商環境,激發了投資創業新活力。實施注冊資本登記製度改革以來,截至2014年底,雲南省新登記市場主體37.8萬戶,其中新登記內資企業6.96萬戶,同比增長90.79%。2015年上半年,平均每月新登記企業超過1萬戶,全省市場主體繼續保持了較快增長的勢頭。截至6月30日,全省實有各類市場主體217.97萬戶,新登記市場主體27.46萬戶,同比增長30.77%。其中,新登記企業6.41萬戶、個體工商戶21.05萬戶,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31.62%、22.73%。
規範
整合後的原三局的12315、12331、12365三個舉報投訴平台,全都歸到了同一個地方。目前,呈貢區市管局的熱線已覆蓋消費維權、食藥安全、產品質量安全等多方麵的內容,可以統一受理、統一分配、統一指揮,無疑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服務。
打通執法鏈條 消除監管盲區
除了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優化審批程序,促進大眾創新創業的實現外。本輪簡政放權改革後,以往的監管盲區也會消失,執法能力將得到飛速提升。
以食品企業為例,從生產、流通到消費分別歸屬於質監局、工商局和食品藥品監督局三家來分段管理,這樣的職責劃分,很容易出現監管“空白”,也很難要求各監管部門之間形成強有力的執法合力。再如市場裏出售的一件保健食品,有無標示歸工商,質量合格與否歸質監,是否有保健功效則屬食藥監部門,而一旦發生事故,要麽成為三家一起執法的“力量重疊”,要麽陷入“誰都不管”的監管真空。
“三局合一”就將從根本上解決這一難題,從生產到流通再到餐桌,都屬於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管轄範疇。作為目前昆明市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三局合一”的機構,呈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就把對食品安全監管的執法放在了重要位置,在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上,給予了很大的傾斜。
該局12個內設科室,就有2個是食品安全專業科室,在設置綜合協調科,承擔食品安全綜合協調、組織查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責任的同時,也設置了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科,負責組織實施食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環節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和專項整治。同時為每個街道配備3名食品安全監管協管員,每個社區配備1名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員,全區共配備協管員18名、信息員27名,從監管執法力量上進一步得到了增強。
機構改革前,呈貢區原食藥局辦理了食品案件8件,僅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的10%。“三局合一”後,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呈貢區市管局對全區食品經營戶開展了“拉網式”排查,查處各類食品案件82件,案件數達到了前半年的10倍,在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執法力量的成效方麵可見一斑。
“一個是因為領導非常重視食品安全監管,各級政府也對食品安全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曾昭生介紹,為了更好的保障消費者的食品安全,該局下大力氣對執法人員進行了整合,從以前30名執法人員,到現在擁有了100餘名執法人員。
不止如此,整合後的原三局的12315、12331、12365三個舉報投訴平台,全都歸到了同一個地方。目前,呈貢區市管局的熱線已覆蓋消費維權、食藥安全、產品質量安全等多方麵的內容,可以統一受理、統一分配、統一指揮,無疑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服務。
但“三局合一”,不隻意味著職能增加,更重要的是工作人員肩上的責任更重了。呈貢區政務服務中心工商窗口原設2個服務窗口,如今已經增加到5個。呈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審批服務科科長吳小波告訴記者,新局的成立,讓全科室的人員工作量增加了三倍,加班加點是常事。“我對工商部門的業務熟記於心,但新增加的食藥監和質監工作,對我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挑戰。”吳小波表示,所有的人員都在利用業餘時間進行學習,原來各塊工作的人員也互相幫助讓所有人盡快熟悉流程,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出彩。
破題政策不配套、信息不對稱
昆明有望本月試點
“一照一碼”
“其實‘三證合一’最終是要實現‘一照一碼’,就是一個營業執照一個號碼,這個號碼是在各個地方、各個部門都通用的。”何珺認為,現在的“三證合一”隻是“一照一碼”的過渡,“一照一碼”將最終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有效解決長期以來工商、稅務、質監等部門各自為政、數據信息不對稱帶來的監管難題,杜絕了監管盲區,實現了企業和政府部門“雙減負”。
各部門都有自己的規範標準,數據難以共享,但是通過改造升級,實現全省企業注冊登記並聯審批平台與部門係統的全數據共享。而“三局合一”就是更好實現這一目標的舉措之一。
“一照一碼是國家統一安排的重要工作,到時候工商、稅務、質監等部門將實現信息對稱,在同一個平台上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相信那個時候相關的配套政策就會跟上,再也不會出現現在‘三證合一’新證不被某些單位認可的尷尬。”何珺表示,到時候營業執照是企業主體身份的唯一合法憑證,將不再發放企業的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那是一個18位的代碼,就跟114电影网的身份證一樣,企業的所有信息都在這個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裏,包括企業情況、類型,綜合了組織機構代碼等各種信息。”何珺說。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劉玉亭在國新辦7月3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三證合一”試點工作順利推進,將於今年10月1日起在全國開始實施企業“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工作。
目前,雲南省工商局正在抓緊建設“一照一碼”綜合業務係統,為我省“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提供技術支撐。何珺介紹,按照預計,9月21日平台就將搭建完成,昆明市將積極申請試點,提前對係統進行試用。“不過最終的時間還是得以實際為準。”
而“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措施的落地,數據實現統一,對於健全社會信用體係的作用也會越來越顯現出來,對加速形成“信息監管、信用約束、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製大有好處。今後,“一證一碼”證照還將接入更多的登記信息,實現企業在金融等更多領域的身份認證,真正實現一證在手、處處通行。
各類資質代辦:建築資質、房地產開發、測繪資質、房地產經紀備案證、物業資質、安防資質、安全防範係統工程備案證、勞務派遣許可證、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裝飾裝修資質、農藥經營許可證、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環保、消防審批;入滇備案登記、進出口業務備案等。
疑難處理:寄售公司、資產管理公司、外資公司注冊;各類公司疑難、異常名錄、黑名單、疑難公司名稱核準等。
資金運作:代辦大額增資驗資、擺帳、亮資、企業及個人資金證明,銀行衝量存款。
昆明燚爍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聯係人:閔經理 13888416614 64611110